律所新闻

浩天参与《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 入选“中国证券业协会2023年重点课题研究立项名单”

2023-09-05

2023年9月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2023年重点课题研究立项结果,浩天与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五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究课题《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SACKT175)入选重点课题研究项目。这是浩天首次入选中国证券业协会重点课题研究。



2023年度中国证券业协会重点研究课题主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共收到671项课题申报,续创历年新高。申报课题经过申报规范性、选题质量、研究人员能力与研究基础、研究提纲、预期研究成果和单位支持力度等方面的专家综合评议,最终确认180项重点课题研究项目立项,较去年的183项有所减少。



《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联合课题组由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规总监兼首席风险官周刚、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兼浩天研究院副院长孙艺茹担任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有刘义军彭连敏黄玉婷张乐雄袁新华黄伟杨文心陈宇航刘萃潘世豪张斯渊向忆华万仰韬张兴艺周河舟蒋佳伟邱彦琦王晓峰姜浩龚玺等。该项课题于2023年4月经深圳市证券业协会审核准予结题,并获颁优秀等级证书。


新《证券法》实施,开启了资本市场集体诉讼新篇章,随着康美药业虚假陈述赔偿案的落槌,特别代表人诉讼审理机制正式从“画中”走进了现实。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代表人诉讼的制度由来、与现行政策与法律的衔接、诉辩规则的未尽议题与完善等,引发了证券行业、司法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在现行制度下,证券公司被列为虚假陈述诉讼的共同被告,参与此类案件实体审理程序的应诉风险显著增加。作为一项新的司法制度,具体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对于原告“选择性”起诉部分中介机构的案件,未被处罚的中介机构能否被列为人数不确定代表人诉讼的共同被告;人民法院在发出权利登记公告时应否审查和限定被告范围;法院能否仅根据首批原告的主张确定被告等,司法解释并未给予明确规定。


本课题的研究通过中西方制度的横向对比,逐步有序切入我国证券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中小投资者的弱势地位,对投资者权益进行充分保护成为证券法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但随着先行赔付、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机制的建立,已经出现投资者群体利益与其他市场主体利益难以兼顾的局面,如何在保护投资者及资本市场整体利益之间、保障诉权和司法资源有效配置中取得衡平,为实现解决证券纠纷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市场效果和谐统一,是本课题期望的研究成果。


浩天代理了大量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所涉细分品类涵盖股票、债券、资管产品,并进一步拓展至ABS、做市商、存托凭证等。浩天证券争议解决团队长期投入该领域的规则研究和实务操作,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专业人才,将在专项课题基础上,持续以理论深耕奠定实战基础,与资本市场及法律同行展开深入交流,为良性规则的形成与实践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