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仲裁周“能源与矿业争议解决经验与中国智慧” 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9月27日下午,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清华大学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 、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矿业专委会、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Willkie Farr & Gallagher LLP 律师事务所、FTI Consulting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仲裁周“能源与矿业争议解决经验与中国智慧”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共同探讨能源与矿业领域的法律问题。

开幕致辞环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监督协调处处长魏子平、资深国际仲裁专家、香港前律政司司长、资深大律师、太平绅士、大紫荆勋章和金紫荆星章获得者郑若骅,以及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矿业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温建柯先后致辞。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监督协调处处长魏子平指出,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与矿业领域的争议解决需要,贸仲凭借专业高效的仲裁服务,积极应对挑战。展望未来,贸仲将继续深化与能源及矿业行业的合作,为构建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贡献力量,护航绿色能源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魏子平处长
资深国际仲裁专家、香港前律政司司长、资深大律师、太平绅士、大紫荆勋章和金紫荆星章获得者郑若骅强调,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项目中的能源与矿业投资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为确保长期投资的稳健与可持续,中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争议风险的预防与管理,精心构建稳健的项目架构,在项目执行阶段细致保留关键证据,并在仲裁程序中精准计算损失,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郑若骅大律师呼吁中国能源与矿业企业加强与法律领域专家和经济领域专家的合作,以应对复杂的国际仲裁环境,更好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郑若骅大律师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矿业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温建柯指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能源与矿业投资中面临高机遇与高风险,需抱团合作并重点关注低风险高收益的商业勘探阶段,提高抗风险能力,推动矿业企业整体发展。温建柯副秘书长强调,亚矿会搭建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精准对接资源,提升矿业投资成功率。

温建柯副秘书长
进入主题演讲环节,Willkie Farr & Gallagher LLP律师事务所合伙人Duncan Speller以“国际能源与矿业争议中定损的法律框架”为题,详细阐述了构建反事实框架时需要多位专家的支持以确保案件在仲裁庭前的可信度,提供足够的证据、避免复杂陈述和过度夸大损失金额是确保仲裁成功的关键因素。此外,Duncan Speller律师强调准备损失索赔时要谨慎选择支持证据先生强调,准备损失索赔的应对时应谨慎选择支持证据,确保信息的透明和一致性。

Duncan Speller合伙人
接下来的专家演讲环节中,FTI Consulting 公司高级董事总经理Karthik Balisagar以“评估定损的基本原则”为题,为到场来宾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能源和矿业领域损失评估时间的重要性。通过具体案例,Karthik Balisagar先生展示了资产价值如何因外部因素而发生显著变化,指出资产征用后的不同时间节点可能导致评估损失时产生的巨大差异对于最终的索赔金额至关重要,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资产价值会如何因外部因素而发生显著变化。在此背景下,Karthik Balisagar先生强调,企业在就损失索赔时,务必与法律顾问进行讨论,选择正确的时间节点并准备充分的事实依据和专家证据,以支撑索赔请求。

Karthik Balisagar总经理
随后进入圆桌会谈环节,与会嘉宾们展开了两场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讨论。该环节由Willkie Farr & Gallagher律师事务所李俊贤以及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志彤律师担任圆桌会谈环节主持人。

李俊贤律师

朱志彤律师
第一场圆桌会谈主题为“反事实——损害评估的陷阱”,由中国黄金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孙文学、FTI Consulting 公司高级董事总经理Karthik Balisagar及FTI Consulting公司定损专家石隽然参与讨论。

从左至右依次为:
石隽然专家、Karthik Balisagar总经理、
孙文学总法律顾问、李俊贤律师
孙文学先生指出,并购项目的全过程包括从战略决策到项目锁定、目标资产评估、谈判、签署协议及后评价和责任追究。孙文学先生强调,在项目估值过程阶段,企业需保持高度警觉,以防卖方通过夸大资源量等手段不当地提升估值。针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并购舞台上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务必深入了解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避免因法律不熟悉而陷入被动或不利局面,并呼吁中国企业以更加审慎和专业的态度,应对全球化并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确保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与长远成功。Karthik Balisagar先生强调,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旨在将受损方恢复至违约发生前的状态,该原则通过近期案例得到了更为详尽的阐释与深化。目前,在评估损害程度时,法院及仲裁机构不仅遵循这一核心原则,还融入了对当前实际情况的周密考量,以确保赔偿方案既公平又合理。FTI Consulting公司定损专家石隽然则就定损时如何建立可信的反事实情况发表评论,并结合案例强调了定损专家需重点分析企业未实现预期利益是否与违约行为有因果关系。
第二场圆桌会谈聚焦“境内外能源矿业关键争议及解决策略”主题,由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与合约管理部党支部书记、部长毕丽艳、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法律与风险管理部/内控审计部总经理黄慧娜、南山集团总法律顾问程广栋参与讨论。

从左至右依次为:
程广栋总法律顾问、毕丽艳部长、
黄慧娜总经理、朱志彤律师
毕丽艳女士在发言中深刻剖析了境外矿业并购的严峻形势,指出企业在这一过程中面临投资准入门槛的提高、严格的安全审查机制以及日益凸显的资源民族主义等重重困难。这些挑战不仅显著增加了投资风险,也使得争议解决的路径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她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务必高度重视合规监管的重要性,并紧密关注中介风险,确保在全球化进程中稳健前行。此外,毕丽艳女士呼吁企业关注即将出台的新矿产资源法并提前做好深入研究新法内容的准备,以便在法律框架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黄慧娜女士指出,新能源项目领域并网压力日益增大,电价补贴政策的波动调整等新挑战为项目的成功落地与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变数,面对电力投资领域固有的交易架构之繁复,企业需要在处理多方利益纠葛时保持高度谨慎,构建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并制定争议预防策略,并且需注意税务稽查等潜在风险,确保企业合规运营。程广栋先生指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矿业合同纠纷,中国民营企业在矿业投资领域,需巧妙融合产业与资本因素,直面矿权争议、政府征收等多重挑战,处理此类争议时,不应局限于矿权问题本身,而应拓宽视野,全面审视公司的整体架构及所处的国际法律环境,并采取多元化的策略以高效解决争端。最后,他建议企业应灵活应变,根据市场动态与公司长远战略规划,及时调整争议解决策略,确保快速响应市场变动,稳固并促进企业利益的持续增长。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清华大学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负责人、法学院国际仲裁与争端解决项目主任陈卫佐发表了闭幕致辞。陈卫佐教授首先对各位参与者的到场与积极投入与清华大学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作为主办方的支持表示了由衷的感谢。陈卫佐教授指出,能源和矿业对国民经济以及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至关重要,能源和矿业领域的争议解决方式日趋多元化,包括诉讼、仲裁、谈判、协商、调解、督查等。最后,陈卫佐教授再次向与会专家与嘉宾表达诚挚的感谢,他们的精彩分享为我国能源与矿业法律界的从业者传承了宝贵的丰富经验。

陈卫佐教授
在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沈倩律师正式宣布第十二届中国仲裁周“能源与矿业争议解决经验与中国智慧”论坛圆满落幕。

沈倩律师
本次论坛提供了法律界与能源与矿业企业的对话平台,促进了法律界与能源与矿业企业的深入交流。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行业内外对能源与矿业争议解决机制的理解,也为构建更加稳健、高效的国际合作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共同推动中国及全球能源与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