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新闻

中国矿业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25)发布会暨境内外矿业争议解决专题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5-05-23

2025年5月20日下午,“中国矿业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25)发布会暨境内外矿业争议解决专题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发布会暨研讨会由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BAC/BIAC)(以下简称"北仲")、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五矿商会")共同主办,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承办。近百位矿业领域的法律专家及业界代表齐聚此次会议,共同探讨当前矿产行业投资争议解决的最新趋势与挑战。


本次会议包含开幕致辞、主题发言、报告发布及圆桌讨论四个环节,旨在从法律制度和实践运行角度深入探讨国内外矿业争议解决领域的最新实践与未来机遇。


开幕致辞


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主任、北京涉外法治研究会会长郭卫莅临本次会议,为会议带来权威指导与专业洞察,充分彰显对矿业争议解决领域的高度重视。会议在北仲副秘书长陈福勇的主持下隆重开幕,北仲秘书长姜丽丽、五矿商会常务副会长刘丹阳分别进行领导致辞。姜丽丽秘书长在致辞中强调了仲裁机制在矿业争议解决中的专业性与高效性,指出需通过多元化争议解决方式助力行业应对全球化挑战;刘丹阳副会长则结合商会实践,分析了当前矿产资源领域国际合作的复杂性,呼吁企业强化合规管理与争议预防意识。两位领导的致辞围绕会议的重要意义、矿业争议解决领域的现状与展望等内容展开,既点明了新法规背景下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为后续环节中法规解读、争议解决实务等议题的深入探讨奠定了政策与实践结合的基调,助力与会者更好地聚焦矿业争议解决的前沿议题与实践探索。


北仲副秘书长

陈福勇


北仲秘书长

姜丽丽

五矿商会常务

副会长刘丹阳

继开幕致辞对矿业争议解决领域现状与新法规背景的介绍后,原国家能源集团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刘学海在主题发言《新〈能源法〉和〈矿产资源法〉框架下能源矿业行业争议趋势》中,进一步聚焦两部法律革新的核心要点与行业影响。他指出,2024年《能源法》出台与《矿产资源法》修订是行业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前者以“双碳”目标为引领,通过制度设计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但其实施后能源保供公益性与生产市场化的矛盾将成为争议主流;后者首次全面大修,以物权保护重构开发与生态平衡机制,试点已显成效,未来矿业权交易及生态修复争议或将增多。


针对开幕致辞中提及的国际合作挑战,刘学海强调,全球资源民族主义抬头背景下,企业需善用国际投资协定应对海外争议(如墨西哥锂矿仲裁案例),同时警惕合规风险。新《矿产资源法》“国际合作”条款为我国参与全球资源治理提供了法律支撑,呼应了开幕环节对国际化争议解决的关注。


发言最后指出,两部法律标志行业治理进入“法治引领、系统协同”新阶段,需政府、企业、社会协同落实,强调开幕致辞中“多元主体参与争议解决”的基调,也为后续专题讨论中“境内外争议解决实践”的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原国家能源集团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刘学海


《中国矿业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25)》报告发布环节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杜江波主持,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英民发布报告,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张向南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与合约管理部部长毕丽艳进行点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

首席合规官杜江波


杜江波指出两部法律修订为行业争议解决注入法治化、高效化与专业化动力,并介绍其构建的争议解决制度体系,结合中石化海外项目实践,强调法律修订推动合规要求转向刚性约束,企业需建立全周期管理体系应对挑战。


王英民在报告中系统梳理了2024年以来矿业领域法律法规更新、典型争议案例及全球风险挑战,指出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首次全面重构矿业权制度,确立物权登记与行政许可分离原则,通过竞争性出让、“探采直通车”等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以“矿区生态修复”专章强化企业环保责任,配套法规如《稀土管理条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进一步细化特定领域监管要求,推动行业绿色化、合规化转型。报告特别收录七类典型案例,涵盖采矿权转让纠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国际投资仲裁等类型,如“砂厂转包合同纠纷”中法院以变相转让采矿权为由认定合同无效,国际投资仲裁案例TC Energy诉美国政府案揭示地缘政治风险下跨境争议解决复杂性,强调企业需善用国际规则维护权益。报告还警示,2024年全球资源民族主义抬头、欧美制裁升级及关键矿产价格波动(如碳酸锂价格暴跌85%)加剧矿业投资不确定性,中国企业“走出去”需重点防范东道国政策变更、供应链中断及ESG合规风险。


杜江波结合中石化海外项目经验肯定报告对实务的指导价值,提到报告中“探采直通车”与生态保护的平衡问题与企业在页岩气开发中“边开采、边修复”实践契合,新《矿产资源法》物权保护原则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法律支撑。


张向南在点评中指出,《中国矿业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25)》系统梳理行业法规更新与争议案例,对新《矿产资源法》确立的矿业权物权登记与行政许可分离、竞争性出让等制度变革解读深入,揭示了制度创新对企业资源配置和合规管理的深远影响。他肯定报告收录的国内外典型案例兼具代表性与实务指导价值,尤其是对国际投资仲裁中地缘政治风险的分析,为企业应对跨境争议提供了实践参照。张向南强调,报告对全球资源民族主义、关键矿产价格波动等风险的警示具有前瞻性,建议企业结合报告优化海外布局策略,强化矿业权交易与生态修复的全流程合规把控,充分利用新法框架下的制度工具提升争议预防与解决能力。



毕丽艳在点评中强调法律修订推动合规要求从柔性指引转向刚性约束,企业需在矿业权登记、生态修复基金计提等环节建立全周期管理体系,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风险预警,并指出报告中“本土化合规前置”“ESG尽职调查”等建议具实操性,为企业应对国内外监管提供路径参考。


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

杜江波、王英民、张向南、毕丽艳


专题讨论环节由南山集团有限公司法务负责人程广栋担任主持人,整合原“新《能源法》和《矿产资源法》修订与实施”“海外能源与矿产保护”两个专题,邀请六位重磅嘉宾从法律、合规及实务视角展开深度研讨。



全国律协公司律师专委会主任、原中铝集团总法律顾问兼首席合规官胡振杰聚焦《矿产资源法》修订,指出新法通过矿业权市场化出让、“探采直通车”制度及生态修复责任法定化,重构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机制,尤其强调矿业权物权登记与行政许可分离对企业权利稳定性的提升。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法务与合规部总经理秦铁平解读新《能源法》时提到,法律以“双碳”目标为引领,通过“多能互补”制度和跨境能源合作机制,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企业需强化绿电消纳责任与技术创新以应对合规要求。


中国黄金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总经理孙文学从争议当事人视角,结合香港仲裁案例指出,矿业仲裁因技术门槛高、境外司法环境不利等特殊性,需特别关注仲裁员的行业经验与程序公正。他指出,如果仲裁员甚至是首席仲裁员在庭审中有行为失范的表现或者证据,作为当事人应该依法的指出,甚至提起对仲裁员的挑战,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不能因为怕得罪仲裁员而忍气吞声。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李国亮以海外绿电项目为例,分析了“东道国绿证制度冲突”“社区环保争议”等风险,建议企业在项目前期嵌入合规审查,通过本地化合作化解文化差异与制度壁垒。


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张杰针对资源民族主义抬头的趋势,结合墨西哥锂矿国有化等案例,指出中资企业需警惕东道国政策突变风险,提出“本土化合规前置”策略,建议通过提前参与当地立法沟通、构建多元利益共享机制降低政治干预风险。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张江波聚焦锂电产业链,揭示刚果(金)钴矿、阿根廷盐湖开发中的ESG合规挑战,强调“社区协议”与供应链尽职调查的重要性,建议企业将环境与社会风险纳入投资决策核心框架。


图中从左至右依次为:

程广栋、胡振杰、秦铁平、李国亮、孙文学、张杰、张江波


整场讨论覆盖新法实施的制度创新、海外投资的争议解决、绿色转型的合规实践等核心议题,嘉宾结合政策解读与实战经验,为行业应对法律变革、防范跨境风险提供了兼具前瞻性与操作性的思路,助力构建“法治保障、合规先行、技术赋能”的矿业争议解决新格局。


最后,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董事局主席蒋琪律师代表承办方与起草组在总结致辞中衷心感谢主办方北京仲裁委员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领导及全体嘉宾的共同参会。他指出本次会议规格极高,共有与矿业有关的7家央企、4家民企作为发言嘉宾参会,发言高屋建瓴、内容入木三分,堪称中国矿界“重量级”行业法律盛会。


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

全国董事局主席蒋琪


蒋琪律师提出2025年度年会是2024年首次举办矿业争议解决年度观察会议的延展,在高度、深度与广度上有全面提升,一年一度的《中国矿业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25)》报告对行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指引作用,建议2026年报告增加中国本土仲裁案例,提炼矿业争议类型化问题。期许全体矿业法律人团结起来,共同研究、共御风险,共迎未来。


本次发布会暨研讨会作为矿业争议解决领域的年度盛会,紧扣行业法治变革与全球化挑战,通过多维度的思想碰撞,为矿产资源领域的争议解决提供了立体化解决方案。从新法规的深度解读到跨境争议的实战经验分享,从合规管理的体系构建到ESG风险的前瞻研判,与会嘉宾共同勾勒出新时代矿业争议解决的“中国方案”框架。


《中国矿业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25)》报告的发布,不仅是对行业争议趋势的系统性梳理,更标志着中国矿业法治从“规则完善”迈向“实践深化”的关键阶段。而圆桌讨论中嘉宾提出的“本土化合规前置”“仲裁员专业管理”“供应链ESG追溯”等创新思路,为企业应对资源民族主义、绿色贸易壁垒等挑战提供了实操路径。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能源转型与资源治理格局的深刻调整,矿业争议解决将更需融合法律智慧。本次发布会暨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既彰显了中国在全球矿业治理中的制度自信,也为行业搭建了“共商风险、共议规则、共建生态”的高端平台。期待行业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深化法治赋能,推动构建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矿产资源争议解决新秩序,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