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天上海成功举办“2022年中国半导体企业机遇与挑战实务论坛(上海站)”

2022年10月18日,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与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成功举办“2022年中国半导体企业机遇与挑战实务论坛(上海站)”。本次论坛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国际法实践中心指导,由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与会专家学者就《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对半导体产业的影响及应对问题、美国半导体领域出口管制措施新规以及出口管制合规体系建设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活动圆满成功。


会议伊始,由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发表致辞。郭秘书长首先简述了美国最新的限制性措施的动向,表示企业一方面要有信心,另一方面要有危机感。郭秘书长随后鼓励企业要在合规框架内应对美国的管制措施,与相关领域内的中、美律师协同应对美国的最新举措,寻求新的突破点。他指出,当前行业内挑战与机遇并存,协会将积极与专业机构合作,支持和推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最后,郭秘书长对各位来宾致以诚挚问候,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郭奕武秘书长
第一单元
2022年中国半导体企业机遇与挑战实务
主旨发言
论坛第一单元是主旨发言环节,由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法证及诚信合规服务合伙人陈炽主持。

陈炽先生
临港管委会高科处副处长李向聪就《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的发展机遇和未来思考》先发言。李处长从临港片区的总体定位讲起,并详细介绍了临港新片区区位、2035年国土空间规划、临港新片区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临港新片区发展现状等。在临港发展集成电路的核心优势问题上,李处长表示,临港新片区具有全链谋划优势、政策支撑优势、高效服务优势、人才集聚优势、金贸服务优势、生活配套优势等六大优势。面对BIS的新规,临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任务将重点体现在构建创新策源体系、加快芯片设计发展、提升芯片制造能级、加速装备材料集聚、完善高端封测布局以及探索芯片贸易创新等六大方面。

李向聪副处长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沈伟以《美国实体清单制度对中国实体制裁的法律分析》为题进行演讲。沈教授从美国实体清单的背景切入,指出大国战略竞争主战场向技术权力领域演进,且芯片成为数字时代的关键战略资源。随后,沈教授向来宾们介绍了美国实体清单制度概述及理论,从美国实体清单涉华实体类型、行业领域分布、地域分布等不同角度为来宾们分析了受制裁实体的情况,并深入探究中国实体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原因以及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特点。最后,沈教授表示,企业和国家均需要在各自的层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减少美国实体清单制度等管制措施对中国及中国企业的影响。

沈伟教授
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姚约茜律师就《<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及投资的影响与应对》发言。姚律师首先就美国《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出台背景、组成部分以及《2022年芯片法》重点内容为来宾们作了系统性的介绍。其中,姚律师重点分析了护栏条款的关键词定义、适用要求、违约后果等。姚律师指出,目前某些具体交易是否落入护栏条款的范围仍有待明确,但这种模糊性也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随后,姚律师与来宾们分享了《研发、创新和竞争法案》的重点内容、美国可能的后续行动以及美国半导体产业相关限制措施的影响。姚律师表示,在分析了全球并购趋势以及国内半导体行业的现状的基础上展望未来,预计国内半导体即将进入并购整合期。最后,姚律师建议半导体行业的投资者,要在投资过程中关注知识产权问题、核心员工及竞业限制问题、高校员工持股问题以及科技成果归属问题。

姚约茜律师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法证及诚信合规服务合伙人陈炽就《出口管制合规体系的搭建、评估、优化》进行演讲。陈总开篇即于来宾们分享美国出口管制合规的背景,他指出,鉴于美国制裁合规风险日渐提升,企业需建立有效出口管制合规体系。在出口合规计划问题上,陈总建议企业要关注八大要素,即管理层承诺、风险评估、出口授权、记录保存、合规培训、审计与评估、违规问题披露与整改措施,以及出口合规手册等。在出口管制合规体系搭建与优化问题上,陈总表示企业可以采取“四步走”,即项目调研与规划、差异分析、制度/流程设计,以及报告与总结。接着,陈总分享了出口管制合规体系的评估与审计工作,以及合规记录保存系统功能的概况,并以实务案例分享作为演讲的结尾。

陈炽先生
第二单元
中国半导体企业机遇与挑战圆桌对话
论坛第二单元由北京浩天(上海)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姚约茜律师主持。圆桌论坛围绕《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对半导体产业的影响与应对等话题进行讨论,圆桌嘉宾们纷纷发言,气氛热烈。

姚约茜律师
上海超越摩尔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执行总经理王琳首先发言。从投资机构的角度而言,他认为,摩尔定律进入瓶颈期,全球半导体行业已步入“后摩尔时代”。王先生指出,虽然短期内美国一系列的新规会给半导体企业造成阵痛,但是从中长期来看,这些新规起到了“大浪淘沙”的作用,留下来的企业会越做越强,也会产生新的国内外并购整合的机会。同时,常态化的技术制衡将加速中国半导体行业成熟工艺制程的“内循环”发展,倒逼半导体设备、材料、制造等关键环节的国产化进程。这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非常利好。

王琳总经理
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法律总顾问王钢懿随后发言。王钢懿先生态度乐观,他认为,美国的半导体企业未必会因为美国政府的补贴而放弃在中国半导体市场的利润,且接受补贴的企业要面临美国商务部的严厉监管,这与美国企业的核心价值存在出入。王先生指出,美国政府的新规增加了受补贴企业从事交易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受到企业的抵触。此外,现在的全球半导体的分工是市场化运作以及国际分工的产物,中国半导体企业现在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恰恰说明了中国深度融入了国际贸易。

王钢懿副总裁
紫光展锐法务部部长杨洁静进行发言。杨女士表示,紫光展锐主要研发产品是针对消费电子的5G产品,故美国此次新规并不直接作用于紫光展锐。但是,新规对公司的供应商等合作方造成了影响,进而影响了紫光展锐的商业决策,甚至影响企业研发的进度。此外,杨女士指出,美国的诸多措施会对半导体人才的引进和后续稳定产生施加影响。最后杨女士总结,中国市场产生的需求就是企业经营的原动力,短期之内经济可能有所下滑,但是长期来看我国可以提升在此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

杨洁静部长
随后,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法证及诚信合规服务合伙人陈炽进行发言。陈先生认为,面对美国出台的新规等一系列外部因素变化,企业需要自我审视,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评估受到限制性措施影响的程度以及本地化的程度,最终的目的是在动荡的大环境下寻求企业生存之道。

陈炽先生
商汤科技出口管制合规官和知识产权执行总监高琛颢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进行发言。高先生认为美国出台的《芯片法案》背后体现出了国际竞争格局演变的必然趋势,美国认为中国在挑战美国全球霸权,进而使得中美互信逐渐下降。美国出台法案的目的在于抑制中国、中国台湾以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半导体产业的影响力,并促进半导体制造业回流美国。在面对美国的制裁上,高先生建议,各方应当协同努力,首先要保持半导体产业的存活,其次要做好合法合规工作,最后要提升风险意识。
最后,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董事会秘书邢晓凌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进行发言。邢先生指出,中国半导体行业近年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美国施加给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单边制裁也在逐渐增多,因此在短期内,中国半导体行业需要克服挑战,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的安全。此外,从总体形势上来看,美国的半导体企业并非都乐见美国政府对于中国施加制裁,这些制裁对美国的半导体行业也同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022年10月18日晚上18时,“2022年中国半导体企业机遇与挑战实务论坛(上海站)”在全体来宾的热烈掌声中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