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仲裁周重庆专场——纪念《仲裁法》颁布三十周年专题活动成功举办

为宣传仲裁法律服务,提升仲裁公信力,2024中国仲裁周重庆专场——纪念《仲裁法》颁布三十周年专题活动于9月28日在西南政法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专题活动由重庆市司法局指导,重庆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西南分会、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及北京浩天(重庆)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会议旨在探讨《仲裁法》实施三十年来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学界、法律界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参会,超过1.1万人在线观看了会议直播。

会议现场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李燕在致辞中表示,西南政法大学作为法律学科的重镇,多年来积极参与仲裁事业,为仲裁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她指出,随着仲裁法治化的推进,西南政法大学将进一步拓展仲裁法学科建设,强化人才培养,为仲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李燕致辞
除了本土院校的支持,仲裁领域的国际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贸仲在全球的布局便是一个显著的体现。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党委书记兼副秘书长徐延波在发言中强调,2024年是中国仲裁周连续举办的第十二年,随着国际仲裁的吸引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仲裁正逐步走向全球化。今年贸仲在全球拥有1800多名仲裁员,其中20名来自重庆。贸仲与重庆市高法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为当事人提供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仲裁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党委书记兼副秘书长
徐延波致辞
在国际仲裁领域崭露头角的同时,重庆本地的仲裁机构也在积极推动行业发展。
重庆仲裁委员会副主任齐文回顾了重庆仲裁委员会成立28年来的成就。他表示,重庆仲裁委员会作为西部领先的仲裁机构,近年来不断推动仲裁领域的创新和国际化发展,未来将继续培育国际一流的仲裁队伍,建设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

重庆仲裁委员会副主任齐文致辞
在大会的主旨演讲环节,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海龙作了题为“法院对仲裁的支持与监督”的演讲。他从“发挥仲裁解纷作用和法院支持监督的政策制度”“重庆法院商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基本情况和特点”等角度,详细阐述了法院与仲裁机构在涉外商事纠纷解决中的合作机制。孙海龙还特别提到,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与贸仲签署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的合作备忘录》将为涉外商事纠纷提供更加公平、高效的解决路径。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海龙作主旨演
本次研讨会还设置了两个主题演讲环节,主讲嘉宾围绕“日新月异的商事仲裁:新举措、新规则、新实践”“新公司法与仲裁实务”两个主题展开交流发言。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李燕以“营商环境法治化视角下公司纠纷的可仲裁性审视”为题,分析了仲裁对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她指出,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仲裁因其灵活性、高效性和专业性,是解决公司纠纷的首选途径之一。
“选择仲裁解决商事争议仍是最经济的有效途径。”北京浩天(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晚黎围绕“律师代理仲裁案件实务探讨与相关建议”展开讨论,分享了当前律师代理仲裁案件的误区。他表示,律师在代理仲裁案件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程序和实务问题,提高代理质量和效率等问题。

北京浩天(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晚黎作主题演讲
“《仲裁法》颁布三十周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仲裁制度正式步入法制化轨道。”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北京浩天(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吴飞飞在与谈中介绍,新公司法与仲裁实务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两者在商事纠纷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与实务交流、完善仲裁规则与程序、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工作,以促进我国商事仲裁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
北京浩天(重庆)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吴飞飞发言
北京浩天(重庆)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洪胜在作总结发言时表示,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仲裁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国仲裁的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强调,随着仲裁法的不断完善和全球仲裁规则的接轨,中国仲裁将继续在国际仲裁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北京浩天(重庆)律师事务所也将继续发挥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优势,竭诚为海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北京浩天(重庆)律师事务所主任杨洪胜作总结发言
作为一种法律机制,仲裁在解决纠纷和争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此次专题活动,重庆仲裁行业再次展现了其在国际仲裁领域的优势与活力,同时也为我国仲裁法的实施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