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章

TMT行业速递(2023年第11期)

2023-12-19


一、法规速递


01

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司法建议书 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


内容提要

2023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服务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司法建议书》,就涉电影知识产权纠纷提出四点建议:(一)在法治轨道上加快实现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倡导并践行鼓励创新创作的行业惯例;(二)强化版权意识,严格实施著作权法,加强电影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三)善用技术措施,创新许可机制,从源头上减少侵权行为发生;(四)在电影作品的传播中,积极广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


浩天评论

近年来,涉电影作品案件快速增长,一方面说明电影行业中的侵权现象仍大量存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电影行业从业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本次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司法建议书,提倡:1)行业组织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2)尊重编剧、导演、摄影等主体的权利;3)以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措施加强对电影版权的保护;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该司法建议书不仅着眼于法律层面,还从产业、技术、商业等多角度为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倡议,是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深做实能动司法,运用法治方式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

肖博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详情


02

上海发布2023版《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合规指引》


内容提要

2023年11月7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上海市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合规指引》(2023年修订版)(沪市监广告20230510号,以下简称"《合规指引2023》"),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合规指引2023》是在2022年7月13日发布的《上海市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合规指引》(以下简称"22年版本")基础上进行的修订,整体基本沿用了22年版本指引的内容,在条款数量上仍旧是五章29条,22年版本同时废止。


与22年版本指引相比较,《合规指引2023》主要强调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修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法律法规依据方面,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二是主体合规要求方面,对直播营销平台增加了3个要求:“建立有效的投诉、举报受理和处置机制”、“建立和实施互联网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合法合规”;三是商品或服务合规要求方面,把原十项负面清单调整并增加为十四项,新增了“(一)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商品或服务”、“(五)未依法取得其他特殊管理的商品”、“(九)枪支、弹药、军火武器类商品,军用、警用类商品,管制器具类商品等;(十)色情、暴力、低俗类商品,赌博、博彩类商品或服务等;(十一)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动物、植物及相关制品,以及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十二)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十三)有关部门明令暂停进口、销售的商品”。


浩天评论

《合规指引2023》明确了直播营销平台对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处理的保护要求,将数据合规与直播电商行业合规体系紧密结合,并且严格了负面清单范围。“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商品”“有关部门明令暂停进口、销售的商品”等内容被写入新版负面清单,此举意在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引导直播电商行业审慎经营、合理竞争,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查歆雅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详情


03

关于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


内容提要

2023年11月10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并细化了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本次专项行动围绕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类型,集中整治7类突出问题,包括:1)创建贴吧、话题等发布恶意评价、诅咒谩骂信息或以揭露、批评等名义恶意“开盒”“挂人”,公开他人个人隐私信息,煽动网民攻击谩骂的;2)借社会热点事件诱导网民对当事人进行攻击质疑或利用当事人形象,使用AI软件合成低俗色情、血腥恐怖等虚假图片或视频,进行造谣攻击、恶搞诋毁的;3)将个别恶性社会事件、负面人物与性别、职业、地域等特征相关联,发布性别对立、阶层对立、地域歧视言论,进行泛化攻击,激化社会矛盾的;4)网络主播为涨粉引流利用逞勇斗狠、PK饮酒、谩骂吐脏等低俗不良直播行为的;5)组织粉丝群体使用平台“举报”等功能,恶意批量举报他人的;6)通过拼音、谐音、指代词等方式,恶意编造低俗烂梗、不良流行语,污染网络风气的;7)编造耸人听闻的贴文标题,煽动网上极端情绪的。


浩天评论

网络戾气是引发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网络戾气的散播者往往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藏匿于各自的“昵称”背后,通过网络平台肆意且恶意的评价、诋毁以及故意挑起矛盾从而制造恶意冲突等行为对他人实施网络暴力侵害,扰乱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聚焦网络戾气容易滋生的重点环节版块,拟从严打击恶意攻击谩骂、挑起群体对立、宣泄极端情绪等突出问题,从而保障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网络生态。同时,中央网信办还强调了要压实平台责任,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完善内容管理机制等工作的细化要求,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及遏制网络暴力违法行为奠定了良好基础。

陈舒婷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详情


二、行业动态


01

广电总局多措并举 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


内容提要

2023年11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官方网站发布视听动态,称广电总局将不断完善网络微短剧常态化管理机制,从7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一是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二是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三是建立小程序“黑名单”机制、网络微短剧推流统计机制;四是委托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开展网络微短剧日常监看工作;五是推动行业自律,互相监督,全行业共同抵制违规网络微短剧;六是再次开展为期1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围绕网络微短剧的导向、片名、内容、审美、人员、宣传、播出等方面,加大违规网络微短剧处置和曝光力度,进一步优化算法推荐,完善广告推流审核机制;七是加强创作规划引导,继续打造精品力作。


浩天评论

微短剧风潮兴起,成了眼下网络视频的“新风口”。在获取商业利润、培养创作力量的同时,呈现井喷式增长的微短剧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部分网络微短剧收费过高、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部分微短剧内容低俗,价值观导向不良。广电总局本次多举并措治理微短剧乱象,是对之前野蛮生长的微短剧市场再一次紧急“降火”,有利于微短剧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可有效净化网络微短剧行业生态。

郭竞宇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详情


三、案例分析


01

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全球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判决


内容提要

2023年11月2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2023)京0491民初11279号民事判决书。


原告李某使用AI生成涉案图片后发布于小红书平台,被告刘某系百家号博主,发布文章配图使用了原告使用AI生成的图片,原告遂起诉。北京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一、涉案图片是否构成作品,构成何种类型作品;二、原告是否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三、被诉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被告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基于前述争议焦点,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认为,现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不具备自由意志,不属于《著作权法》作者范畴;涉案图片本质上仍然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系基于原告的智力投入直接产生,且体现出了原告的个性化表达,故原告是涉案图片的作者,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被告侵害了原告就涉案图片享有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承担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500元的责任。


浩天评论

本案争议最大之处在于涉案图片是否构成作品,判断要点为创作主体、文化领域、独创性、表达、是否属于智力成果等方面,其中独创性为核心争议焦点之一。北京互联网法院认为原告对于设计人物的呈现方式、选择提示词、安排提示词的顺序、设置相关的参数、选定哪个图片符合预期等过程体现了原告的选择和安排,原告在绘图过程中的调整修正过程亦体现了原告的审美选择和个性判断,涉案图片并非“机械性智力成果”,涉案图片具备“独创性”要件。


本案判决用了大量篇幅还原创作过程和分析原告的贡献和参与度,不具有普遍性,如果AI软件使用者不能证明其通过AI模型输出的内容与自身的创作设计的强关联性,则AI生成的内容是否具有独创性和能否构成作品仍有待商榷。

查歆雅


本期编辑:李梦依、张诗蕙

特别声明


浩天律师事务所编写《TMT行业速递》的目的仅为帮助客户及时了解TMT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上述有关信息不应被看作是特定事务的法律意见或法律依据,上述内容仅供参考。

如您对上述内容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与浩天律师事务所的下列人员联系:


北京总部

电话:+86 10 6502 888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号财富金融中心3、11、12层

邮编: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