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会采取什么对策? | 埃航空难旅客赔偿问题之思考(四)
对于埃航空难遇难者的家属,我们非常确信,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去美国起诉波音公司,寻求对这起不幸事件的终极解决。波音公司对此也是非常清楚的,他们会采取什么对策呢?
作为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公司,波音最担心的是飞机的安全性受到质疑,旅客不敢再坐波音飞机,航空公司取消他们的订单。因此波音的核心目标是将空难对其商誉的影响降到最低,所有工作都会围绕这个目标展开。
在美国,产品责任属于严格责任,举证义务在制造商一方,他们需要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如果在美国诉讼,根据证据发现原则,在索赔方的要求下,波音必须提供与事故原因有关的全部材料,包括设计、制造、适航申请等所有环节。从目前情况看,这些环节完全没有错误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一旦这些证据材料被公布,不仅会强化公众对事故机型的负面印象,而且可能暴露波音在公司管理、质量控制、适航申请乃至公司在发展与安全的战略考虑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这是波音最不愿意看到的。
面对遇难者家属的起诉,他们一定会提出“不方便管辖”的理论,认为事故发生地、主要的调查场所以及航空公司所在地都在埃塞俄比亚,美国管辖是“不方便的”,最合适的诉讼地点就应该在埃塞俄比亚。
随着调查的深入,波音还会就事故原因进行抗辩。他们会在很多细节上指出航空公司方面的问题,例如对飞机的维护是否符合规定,对飞行员的调配、培训和管理是否合适等。通过将事故原因引向埃航,波音不仅可以减轻自身的责任压力,也有利于将诉讼管辖地从美国推向埃塞俄比亚。
事实上,埃塞俄比亚航空事故调查局发布初步调查报告后,在波音公司总裁米伦伯格的声明中就包含这样的信息:所有航空事故都是由一连串事故链导致的,这次也不例外。言外之意,其它方也是有责任的。
如前所述,波音这样的大公司有良好的组织,能够调集各种资源,可以从以往案件中汲取经验教训,有条不紊地应对各种问题。作为个人的遇难者家属则显得孤立无援,茫然无措,他们怎样才能尽早走出空难阴影呢?我们将在下周探讨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