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章

家族治理结构初探

2019-04-2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家族企业快速成长并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75%的民营企业是家族式组织或家族式管理的企业。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家族企业的兴衰不仅关乎家族的兴衰,也关乎民族经济的兴衰。作为社会的组织细胞,家族的兴衰也关乎整个社会组织肌体的康泰。

家族企业根深蒂固受到家族文化、亲缘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家族企业的大部分所有者、管理者来自同一家族,家族成员之间具有所有者/管理者和亲缘关系双重身份关系。由于彼此的亲缘关系,存在天然的信任和目标一致的优势,发展初期的家族企业因效能高于非家族企业,发展速度很快;但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壮大,家族企业背后的家族特征已经严重制约了家族企业的发展。

在家族企业中,已经发展成熟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依然未能很好地在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中被运用,家族企业背后的家族如无形的影子,制约影响着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和时间的延续,家族也在发展壮大。家族成员多了,靠过去小家庭的相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家族关系的处理需求,家族治理结构需求便应运而生。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已是成熟的公司运行模式,我国《公司法》颁布实施二十五年来,无论是立法及修订还是法学研究,已是硕果累累。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家族企业如何治理,是否可以构建一套治理结构,却并没有太多探讨研究。作为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法律服务的实务工作者,笔者根据实务中对家族的观察和思考,借鉴中外家族治理结构的模式,在这里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中国家族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产权的高度集中封闭与决策权的过度集中

家族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家族企业所有权高度集中,企业由创始人全部拥有或由创业家族绝对控股,产权结构稳定、封闭。公司治理机构简单,董事会成员、董事长、总经理等均主要由家族成员担任。所有者和经营者身份重叠,家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家族核心成员独到的判断和决策,该核心成员在企业中形成绝对的权威,决策专断,企业内部主要以人治方式进行管理,依靠个人经验与智慧、情感的好恶等来管理企业,管理的主观随意性大,缺乏决策科学性和全面科学的制度制衡。

家族的强势地位形成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地位的不平等,外部小股东的权利很难行使和保障。

此外,过于集权也会抑制其他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外部职业经理人不得不屈服于家族意志,阻碍外部职业经理人进入与作用发挥;信息高度集中于内部家族成员,外部成员很难获取家族企业发展的必要信息,影响家族外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二)用人制度及人际关系的局限

基于家族亲缘关系的天然信任,一般家族企业的主要家族成员很难对家族外的人产生高度信任。在家族企业中往往采取“内外有别”的待人和用人法则。家族企业中的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形成自己的关系网络,从而依亲疏远近形成了家族企业的关系网状格局,由家族企业的领导者及其继承人组成核心层,核心层以外是由有血缘关系组成的亲人层,亲人层以外是远亲和朋友们所组成的熟人层,再之外的是外人层。

这种用人制度使得家族企业把优秀的人排斥在外,家族企业只能从有限的家族成员中挑选人才,形成了封闭的家族帝国,弱化了社会人才资源的融合,也抑制了组织创新。

(三)家族文化因素的影响

家族企业相对于非家族企业更容易因社会文化差异不同形成的地域不同特征影响,同时华人家族企业受中华文化中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以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的治理机制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果家族目标、价值观与企业目标有效融合,充分发挥家族企业的资源优势,对家族企业的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如果家族目标、价值观不能支持企业目标或者两者是相互冲突,则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的影响是反作用的。

不同家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家庭成员关系都影响着家族成员的行为模式、关系相处,从而对以家庭成员为主的家族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代际传承的限制

大多家族企业掌舵人的父母,希望继任者是自己的子女,但子女的继任不是单纯的股权的继承或管理职位的更迭,父母身上的能力、精神、经历、社会资源都难以由子女完全“继承”。家族成员是否有资格在企业中任职,评价标准往往受亲情、亲情距离影响,能力、德行往往被忽略。作为子女,与父母生长时代背景不同,教育背景差异很大,加之个人兴趣、爱好、不同家庭对待,子女对继任家族企业的管理者的愿望和态度也不同,继任者不一定和父母一样对家族有使命和担当。所以,目前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有着许多困惑和问题,也制约着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的优化和运行。

二家族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

家族的兴旺发达直接影响着家族企业的昌盛。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家族治理结构可以有效促进家族和谐以及协调家族与企业的关系,协助家族良性生长,兴旺发达。

家族治理结构主要包括家族机构和家族宪法。

(一)家族机构

1.家族大会

家族大会是由全体家族成员组成,为家族的最高权力机构,对家族中的重大事项拥有最终决策权。同时,家族大会也可以具有为全体家族成员提供交流、娱乐、管理功能。家族大会可以定期召开,以家庭聚会或现代科技手段的视频会议方式召开。

会议的议题可以包括:家族精神、家族价值观、家族历史的学习;家族成员近况介绍;家族成员联谊会选举家族委员会成员;选举其他家族治理机构成员、家族重大事项决议及其他重要的家族事务。

所有家族成员都能参与家族大会。出席会议有助于让每个人都接触到家族的传统,也能让他们熟悉家族的共同愿景及其对家族的承诺。但对于一些需要投票表决的事项,可以设定了一定的资格限制,如最低年龄限制、姻亲家族成员限制、特别事项限制等。

2.家族理事会

家族理事会,也称家族管委会、家族执行委员会等。家族理事会一般由家族大会从家族成员中选举产生,对内掌管家族事务、对外代表家族的决策机构,家族理事会是家族的常设机构,需要对家族各方面事务做出迅速、高质量的决议,家族理事会规模根据家族事务的情况确定规模人数。

家族理事会的会议可以不定期按需召开。家族理事会履行下列职责:家族日常事务的处理;代表家族履行家族企业出资人职责;讨论制定家族重大发展战略;对家族重大事务进行决策及处理其他重要的家族事务。家族大会可以对家族理事会成员的任职资格、任期、限制等作出规定。

理事会可以让更多的家族成员有机会进入家族理事会,在家族里营造公平、平等的氛围。家族理事会会议根据具体议题还可以邀请外部专业人士参与会议,为家族成员提供专业意见。

3.家族监事会

家族监事会主要作用是监督家族理事会是否有牟取私利的行为或损害家族的行为,并行使权力进行干预。家族监事会可以由家族中的长辈、元老等已从第一线卸任的家族成员组成。

家族监事会的主要职权是:监督家族理事会的工作;监督其他家族机构的工作;监督家族企业的运营;解决家族理事会的纠纷;接受家族成员、家族雇员等相关主体的检举。

4.其他家族治理机构

除上述权力、执行和监督机构外,家族治理结构中还可设立家族事务办公室和各专业委员会,更好地落实和执行家族事务。

(1)家族事务办公室

家族事务办公室是家族治理结构中的一个机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执行家族理事会的决策。家族事务办公室可以聘请外部工作人员负责家族日常事务的具体执行工作。

(2)家族教育委员会

家族后代的良好成长是家族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如何能够科学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对家族后代的教育活动,将家族后代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家族教育委员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家族教育委员会可以主要由家族外部的教育专家组成,针对家族未成年成员进行定期评测,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全面提升家族后代的素质和能力。家族教育委员会也可以根据成员的具体需求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

(3)家族职业规划委员会

培养接班人是家族职业规划委员会非常重要的事项和功能之一,就是为有志成为家族企业接班人的家族成员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并监督其执行,向家族大会和家族理事会汇报。此外,家族职业规划委员会还可以为有其他职业追求的家族成员提供建议和意见。

(4)家族咨询委员会

家族咨询委员会成员可以由家族外部不同专业领域、经验丰富、在业界有良好声誉的专家、学者等人士组成,通过更宽视野和专业意见为家族事务决策提供参考,也通过其广泛的人脉和商业关系为家族以及家族企业带来额外的发展机会。

除此之外,家族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健康医疗委员会和娱乐休闲等专门委员会,为家族提供服务。

家族治理机构除完成各自的作用外,也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会议,将家族成员聚集到一起,对家族的事务进行共同商讨、决策,既增进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也让家族成员更多地了解家族与家族企业相关事务,帮助家族成员增进理解。

(二)家族宪法

1.家族宪法的概念

家族宪法是家族治理机构的重要部分。家族宪法,又称家族宪章,是一个家族通过家族组织机构中家族大会讨论并通过,对家族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以及管理家族事业、决策家族事务等内容作出的纲领性文件。家族宪法的实质是家族成员对家族行为准则、家族事务决策、家族利益分配等内容所达成的合意。

2.家族宪法的内容

家族宪法的内容一般包括:家族使命和愿景、家族价值观或家训、行为准则;家族历史及家族创始人的创业史;家族成员间的争端解决机制;家族治理结构和机制;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和机制;家族宪法的修订机制等。

(1)序言

家族宪法的序言部分可主要对制定家族宪法的目的和意义、制定背景等进行阐述。

(2)家族使命和愿景、家族价值观或家训、行为准则。这是该文件的纲领,也是一个家族得以永续繁荣的基石。

(3)家族历史家族创始人的创业史

这一部分详细介绍家族的历史或家族创始人的创业史,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家族会有较为丰富的内容,对后人了解家族历史和家族精神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后人形成家族荣誉感和亲情凝聚力。如果没有历史悠久的家族或者家族历史无法考证,也可以介绍目前家族事业创办人的奋斗史,为后代树立起可借鉴的榜样。

(4)家族成员

这一部分是用于明确家族成员范围的,规定能够成为家族成员的标准和资格。因为家族宪法中赋予了家族成员一些权利,也相应设定了一些义务,所以通过这一部分明确权利义务的主体是非常必要的。有些不涉及或共同利益较少的家族,家族范围会很广泛,不一定以自然人的直系血亲为局限。共同利益的家族通常会严格限制。

(5)家族治理机制

家族治理机制包括家族治理原则、家族治理结构、家族议事规则等内容。

(6)家族企业治理机制

该部分是指规范家族与家族企业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科学的界定和有效的执行对家族和家族企业互相助益,相得益彰。

(7)家族争端解决机制

家族成员间的摩擦、矛盾、冲突等在所难免,所以家族争端解决机制是家族宪法必须具备的条款。争端解决机制包括争端解决原则、机构、程序,一个好的争端解决机制不但可以定纷止争,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8)家族宪法的特别内容

除家族宪法的基本内容外,根据不同家族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在家族宪法中会有一些特别的内容,具体包括:家族信仰、宗教事务、家族成员培养教育制度、家族利益分配制度、家族成员创业支持制度、家族信息披露制度、家族成员退出制度、家族成员的雇佣制度等。

3.家族宪法对家族的作用和意义

(1)家族宪法对家族的重要意义是巩固家族团结。通过宪法的制定将家族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在家族中达成共识,增进家族成员的认同感和家族归属感。也是家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承载。

(2)家族宪法可以推动促进家族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制定家族宪法能够明确家族治理及企业治理的界限与联系,在家族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一套正式的治理机制,便于家族、企业之间的沟通,减少家族对家族企业发展的阻碍。

(3)家族宪法能够为家族成员间可能产生的冲突提供一种预设的解决机制,设定一条清晰明确的家族企业管制权传承路径,有效地减少在代际传承过程中家族成员为争夺家族统治权力和家族企业领导人地位发生的争端。

当然,并非所有的家族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治理结构,可以根据家族规模、家族企业发展阶段、家族利益趋同的程度以及家族成员介入家族企业运营的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

综上,家族可以根据自身家族和企业的情况,架构适合自身的家族治理结构。我国第一代家族企业创始人大多已渐入暮年,代际传承迫在眉睫,家族文化和价值确立都已摆在面前。第一代家族企业家有责任担当起建立家族治理结构的使命,让家族不仅可以传承家族精神、家族文化,同时有科学、适当的运行和处置机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让家族有章、有序,健康良性发展,世代相传;通过家族治理完善家族企业治理,打造百年家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