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章

合规双周刊(第五期)

2021-06-11
合规双周刊头图第四期


反垄断合规

01、谷歌即将与法国达成反垄断协议并交付罚款

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Google)即将就法国反垄断案达成和解,该案指控谷歌滥用其在线广告领域的权力,为此谷歌可能会支付罚款,并改变其市场行为。

在该诉讼案中,法国政府竞争监管机构称,谷歌利用市场垄断地位打压对手,让自己的广告交易平台AdX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为此谷歌愿意消除针对竞争对手的障碍来解决这一问题。据悉,该案还涉嫌谷歌广告业务中的其它形式的自我优先权。

谷歌发言人没有对报道的和解协议发表评论,但表示,该公司的第三方广告技术产品与谷歌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产品都有合作。她在一份声明中说: “我们将继续接受市场反馈并发布最新情况,以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和更广泛的生态系统。”

据悉,如果得到竞争管理委员会的批准,这笔交易可能在数周内公布。不过与法国达成的任何协议都只对法国有约束力。

在其他地区,谷歌也面临着类似的指控。去年12月,由德州领导的美国多个州起诉了谷歌,声称谷歌在数字广告市场实施垄断。

新闻来源:Tech Web

http://www.techweb.com.cn/world/2021-05-28/2841757.shtml


02、欧盟对脸书展开反垄断调查,因其涉嫌不正当竞争

日前有消息显示,欧盟方面正式对Facebook展开反垄断调查,原因则是因为其涉嫌利用客户数据与广告商进行不公平竞争。而对于此次反垄断调查,Facebook方面表示,"将全力配合欧盟官方的调查,用结果来证明这些调查都毫无意义。"

据了解,欧盟委员会将调查Facebook是否滥用了从用户方面收集的数据,以便在分类广告领域与广告商展开竞争,此外还将调查该公司是否将Marketplace的广告服务与社交网络不公平地捆绑在一起。

欧盟竞争事务负责人玛格瑞特·维斯塔格对此表示,“ Facebook 收集了大量关于社交网络及其他用户活动的数据,监管机构将详细研究这些数据是否会给Facebook带来不正当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在线分类广告领域,人们每天都在这个领域买卖商品。”

事实上此前就曾有传言称,欧盟方面已向Facebook及其竞争对手发出了调查问卷,询问Facebook是否通过向用户免费推广Marketplace服务,破坏了在线分类广告业务的竞争。据了解,Marketplace允许用户在平台内购买和销售二手物品,功能类似于国内市场的闲鱼。

与此同时,英国日前也宣布将对Facebook展开调查。据英国反垄断机构“竞争与市场管理局”方面透露,“正在调查Facebook是否通过收集和使用广告数据,滥用了在社交媒体或数字广告市场的主导地位。”

新闻来源:腾讯网

https://xw.qq.com/cmsid/20210606A07XRJ00


03、微软 160 亿美元收购 Nuance 获美国反垄断机构批准

外媒消息称,根据 Nuance 向政府提交的文件显示,微软公司收购人工智能和语音技术公司 Nuance 的交易已获得美国反垄断机构批准。

Nuance 于日前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指出,美国政府就这笔交易提出反对意见的最后期限已经于 6 月 1 日到期。该公司在文件中表示,这一期限"满足了完成合并的条件之一"。

而微软的一位发言人也在一份声明中透露,这项交易正在接受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监管审查,并打算在 2021 年底完成。新闻来源:腾讯网

https://new.qq.com/omn/20210607/20210607A02YBO00.html


刑事合规

01、最高检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

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下称"《白皮书》")中披露,2020年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下降,涉嫌罪名相对集中,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情况持续好转,未成年人犯罪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情况良好,少捕慎诉慎押政策进一步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实现创新发展。

《白皮书》全面梳理总结了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未检工作情况,共包括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情况分析,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和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加快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深化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等八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进展。

新闻来源:最高检官方网站

https://www.spp.gov.cn/spp/xwfbh/wsfbt/202106/t20210601_519930.shtml#2


02、最高检将督导检查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回头看"专项活动

自6月7日起,最高人民检察院将对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回头看”专项活动情况开展专项督导检查,随机抽取部分信访人进行回访。

记者了解到,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将此次督导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力抓手,进一步强化控申检察部门履职担当。督导组将抽查案卷,重点督查是否存在申诉案件长期积压的情况,审查报告是否回应了申诉人主要诉求和理由,是否进行释法说理,送达工作是否到位,并采取电话、当面交谈等形式,随机抽取部分信访人进行回访,了解检察机关是否进行回复、答复,以及信访人对件件有回复工作的意见建议。对记载已答复,但没有答复痕迹或记录的,或者答复后信访人表示息诉或满意的进行重点回访。回访人数不少于10人。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https://www.spp.gov.cn/zdgz/202106/t20210606_520517.shtml


进出口合规

01、国办成立服贸会组织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

为办好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成立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组织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的通知》。

根据《通知》规定,服贸会组委会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协调服贸会筹办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协调推动各部门、各地方的筹办及参展参会事务;推动落实以我国政府名义邀请有关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参展参会。重大事项按程序报批。而执委会的主要职责则是在组委会领导下,负责具体落实工作。

新闻来源: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6/01/content_5614659.htm


02、商务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拓展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的决策部署,近日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商服贸规发﹝2021﹞73号),从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政策、提升便利化水平、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加强人才培养和激励五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政策措施,着力完善发展环境,形成部门政策合力,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

目前,商务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17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经过近两年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已成为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有序扩大基地范围,抓好政策落实,支持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


新闻来源: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article/news/ywdt/202105/116335.html


03、涉及医疗器械和技术出口,六月起多项外贸新规落地实施

六月起又有多项外贸新规落地实施,我国发布了出口管制新规、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其他国家也发布了相关新规:印度取消医用氧气等18项产品进口关税、巴基斯坦免除进口氧气及相关设备关税、巴西延长防疫物资进口免税期、欧盟强制实施新版医疗器械法规、欧盟发布木质包装材料最新进口要求、欧亚经济联盟对光伏材料进口实施零关税等。

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两用物项出口经营者建立出口管制内部合规机制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以及《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内部合规指南》(下称"《指南》"),这是对2007年第69号公告“关于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经营者建立内部出口控制机制的指导意见”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指导意见》对出口经营者建立健全出口管制内部合规制度提供一般性指引,以帮助出口经营者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实际的出口管制内部合规制度。相对于2007年公告,《指导意见》《指南》在基本要素方面新增了全面风险评估、制定应急措施、完善合规审计这三个要素。

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6月1日实施。《条例》将修法调整的重点放在了落实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制度方面,以期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条例》规定,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产品上市后管理,建立并执行产品追溯和召回制度,对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依法承担责任。

印度财政部于4月24日发布第28/2021-Customs公告,取消医疗用氧气(Medical Oxygen,HS 280440) 、储存瓶、造氧机(Oxygen Generator,HS 9018) 、呼吸器(Ventilator,HS 9018/9019) 、氧气面罩等18项产品进口关税,至2021年7月31日止。

巴基斯坦内阁经济协调委员会(ECC)5月5日决定,随着第三波疫情在巴境内的持续蔓延,为更好满足国内氧气需求,将对进口氧气、氧气罐、制氧设备等相关进口物资免征关税和其他税收,免税期为180天。

巴西外贸委员会(Camex)执行委员会5月19日做出决定,将与抗击新冠疫情相关的产品进口关税减免继续延长到2021年12月31日。相关产品共628项,其中包括药品、疫苗、医疗设备、个人清洁用品等。

2017年5月5日,欧盟正式发布了新版医疗器械法规MDR(EU 2017/745)。对于向欧盟出口医疗器械的中国制造商来说,这标志着MDR过渡期已开始。这一新版法规于2021年5月26日正式实施。这个法规将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成本增加、认证周期拉长及合规风险增大等问题。

据欧亚经济委员会官网发布消息,欧亚经济委员会理事会决定对生产太阳能电池板所需的原材料商品进口实施零关税,期限为2年。

新闻来源:搜狐新闻

https://www.sohu.com/a/470032017_100053070


数据安全合规

01、《数据安全白皮书》发布全面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安全

5月27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华为在贵阳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现场联合发布了《数据安全白皮书》。

白皮书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华为公司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探索实践为基础,从数据产业定位、安全需求与挑战、安全治理策略、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系统性地阐述了数据安全产业的发展大计。

从2005年到2020年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由2.6万亿元增加至39.2万亿元,数字经济在GDP的占比也由14.2%提升至38.6%。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关键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

新闻来源:人民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959808605667747&wfr=spider&for=pc


02、数据安全法草案确立数据安全审查制度,推进政务数据开放

数据安全法草案(三次审议稿)将提交本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6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在记者会介绍,拟提请本次常委会审议的数据安全法草案聚焦数据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确立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数据安全审查等基本制度。

臧铁伟称,数据安全法草案还明确相关主体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措施,进一步提升国家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有效应对数据这一非传统领域的国家安全风险与挑战,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在规范数据活动的同时,草案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对支持促进数据安全与发展的措施、推进政务数据开放利用等作出相应规定,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臧铁伟称。

新闻来源:腾讯网 

https://new.qq.com/rain/a/20210604A03U9P00


行业速递

01、【保险行业】银保监会要求加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险业务监管

6月2日,银保监会公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66号),要求保险公司规范业务开展,提高管理服务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通知》要求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对低价恶性竞争、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重点查处,维护市场秩序。鼓励行业协会发挥自律组织作用,积极参与属地保障方案拟定,探索建立定制医疗保险服务规范。

新闻来源:银保监会

http://www.cbirc.gov.cn/cn/view/pages/govermentDetail.html?docId=987680&itemId=861&generaltype=1


02、【消费金融】蚂蚁消金获批开业,两家小贷公司将在1年过渡期内平稳退出

记者3日从银保监会获悉,蚂蚁消费金融公司3日获批开业。

银保监会非银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于2020年9月14日经银保监会批准筹建,在法定筹建期内完成筹建工作,经依法审查,符合开业条件,于3日获批开业。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一家持牌金融机构,必须依法接受监管,严格遵守相关监管规定。

据介绍,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后,将按照蚂蚁集团消费信贷业务整改方案,有序承接两家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自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起1年过渡期内,两家小贷公司实现平稳有序市场退出。

新闻来源: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


03、【教育行业】顶格罚款 15家校外培训机构被罚3650万

6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公布一批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典型案例,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予以顶格罚款。加上前期公布的对作业帮、猿辅导的查处情况,此次重点检查已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人民币3650万元。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持续加大校外培训市场监管力度,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新闻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http://www.samr.gov.cn/xw/zj/202106/t20210601_330021.html


标准文件

01、最高法:知产侵权诉讼中支持向滥用权利的原告索赔律师费

6月3日,最高法发布《最高法关于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被告以原告滥用权利为由请求赔偿合理开支问题的批复》。该司法解释同日施行。

最高法在《批复》中指出,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被告提交证据证明原告的起诉构成法律规定的滥用权利损害其合法权益,依法请求原告赔偿其因该诉讼所支付的合理的律师费、交通费、食宿费等开支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被告也可以另行起诉请求原告赔偿上述合理开支。

新闻来源:中国法院网

https://www.chinacourt.org/law/detail/2021/06/id/150279.shtml


02、央行拟修订反洗钱法调查主体扩围处罚力度增大

人民银行近日起草了《反洗钱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并于6月1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2021年6月30日。

修订草案完善反洗钱调查相关规定。扩大调查主体和范围,将反洗钱调查主体扩展至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设区的市一级派出机构,将特定非金融机构等纳入调查范围。调整法律责任中关于违法行为的罚款幅度,提高违法责任与处罚的匹配程度;将“未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政策”和“未按照规定执行反洗钱特别预防措施”等违法行为纳入处罚范围;完善反洗钱处罚类型,增加警告处罚等。

新闻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http://www.pbc.gov.cn/tiaofasi/144941/144979/3941920/4259802/


03、教育部颁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为了落实学校保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6月1日,教育部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规定》落实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校保护”的规定,系统整合、创新完善了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制度。《规定》遵循全面保护的原则,专设“一般保护”一章,该章系统规定了学校应当尊重和保护的未成年人基本权利,包括在校园内的平等权、生命健康与自由、人格权、隐私权、受教育权、休息权、财产权、肖像权和知识产权、参与权、申诉权等权利。

新闻来源:教育部官方网站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106/t20210601_534640.html


04、最高检联合多部门发布指导意见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

6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依法督促涉案企业合规管理 将严管厚爱落到实处”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春雷表示,《意见》的出台,对于依法推进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有效惩治预防企业违法犯罪,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法治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意见》由最高检牵头会同司法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共4章20条,对第三方机制的总体要求和原则、第三方机制管委会的组成和职责、第三方机制的启动和运行、监检衔接以及指导意见的效力等方面进行规定。

《意见》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经验,研判不同模式利弊得失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检察主导、各方参与、客观中立、强化监督”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对检察机关职责、巡回检查机制、回避制度等均作出专门规定。对一些需要继续深化探索的问题,《意见》暂不作具体规定,为试点地方结合本地实际作进一步探索留出空间,鼓励各地积极实践、勇于改革。

《意见》明确要求,第三方机制的启动和运行,应当与检察机关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变更强制措施等决定,提出宽缓量刑建议或者提出检察建议、检察意见结合起来,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积极探索推进试点改革。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杨春雷表示,最高检将会同国资委、财政部、全国工商联、中国贸促会等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抓好《意见》的贯彻实施,认真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正反面典型案事例和经验做法,努力为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规制司法制度提供实践基础。新闻来源:正义网

http://news.jcrb.com/jszx/202106/t20210604_2285764.html


本期点评

01、刑事合规

2020年3月起,最高检在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的6家基层检察院,试点开展“企业犯罪相对不诉适用机制改革”。通过“企业犯罪相对不诉适用机制改革”措施,检察机关将企业合规与依法适用不起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检察听证措施相结合,让涉案企业既为违法犯罪付出代价,又吸取教训建立健全防范再犯的合规制度,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同时对于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企业可能存在的刑事风险及时发出检察建议,指导公司开展合规建设,努力让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得好”。

检察机关这一举措,让众多企业得以“重生”,刑事风险是企业最大的风险,防治刑事风险,不仅是企业合法经营的重要责任,亦离不开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曾经犯错的企业,如果能做好合规建设及管理,可以获得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主体在行政处罚减免、不捕不诉判处缓刑等方面的“优惠”,对于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同时也能够倒逼企业完成合规建设与管理,创造更好地营商环境。

编委会成员:朱征夫、邓晨、沈倩、于谨源、戴嘉鹏、叶立明

本期责任编辑:叶立明

本期采编:王芮